文章

顯示從 7月, 2010 起發佈的文章

721備忘

忍者於7月21日的提問: 問:我們玩音樂的話,工業大廈可能不會給我們使用,所以會不會考慮商廈。但商廈的位置相對小一些,而且租金亦會被上調至$10/尺左右。 個人認為,如果不是太嘈吵的音樂,那麼我們應該可以把影響減至最小。如果將來的音量會越來越大,那麼我們可以自製某些隔音設施,以作權宜之計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:工廠大廈於星期六及星期日,會不會關門?會不會沒有水及沒有電供應? 我曾向朋友查詢過這事宜,他所租用的廠廈並沒有這方面的問題,星期六日依舊開門,水電依然供應。但最好在租前,先確認此事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:有沒有需要見客?如果沒有這個打算,可以找些舊工廈,因為租金相對便宜以及嘈雜不會影響太多人。 暫時,未來的半年中,並未有計劃積極接job的念頭,所以不會以華麗的門面為主要選項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:租地方,會不會因為沒有商業登記證,而令對方不肯出租單位給我們? 向朋友查詢之後,沒有商業登記證(BR)都可以以個人名義租借單位。他是經地產公司找到現有的單位,當於租金一半的佣金,一個月上期,兩個月按金。但如果需要上網,那麼可能要用上BR,因為家用寬頻不會駁入工廠的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有什麼建議 請跟我商量 我會貼出來跟大家研究

資金備忘錄

有關資金方面的備忘錄 7月22日的建議方案 方案A 租金及日常慣性支出由全數人員共同攤分 沒有既定的分位,事情的決策上以共同商討為原則 遇上意見分歧的時候,以投票的方式決議 或尋求中間人以作調解 ***至於非指定的參與者則以「次數」為單位付費 方案B 租金及日常慣性支出以6:4或7:3的形式分擔 核心成員會負責60-70%的支出 非核心成員會攤分餘下的30-40% 攤分比率會依照非核心成員的多寡來決定 決不可出現非核心成員付出金額過於接近核心成員 ***至於非指定的參與者則以「次數」為單位付費 方案C 先行決定非核心成員的人數及金額 其餘支出由核心成員攤分 ***至於非指定的參與者則以「次數」為單位付費 方案D 租金及日常慣性支出由核心成員*攤分 非核心成員以定額月費形式參與 二者均以經常地使用工作室為大前題 只是權限上有所分別** ***至於非指定的參與者則以「次數」為單位付費 註解: * 核心成員應該不會多於4人,而非核心成員應該擁有6人或以上。 ** 在日常運作及使用當中, 是不會牽涉權限上的範圍 什麼時候才會出現權限上的分層呢? 1. 紛爭出現時,需要動用權限來協調; 2. 工作室的發展方向及大方針出現改變時; 3. 關於租金調整,地址轉變以及某些必要性的重大開支的時候。 日常的使用上的問題應以互相遷就為原則, 而權力只會於大方針的改變等重大事項上才會出現。 *** 非指定者為沒有分擔工作室費用者,但同時想利用工作室以作己用。 (此項目將來另行商議。) 如再有什麼建議,請跟我聯絡,讓我可以得到更多的參考。

(預備)第二次會議

第二次會議 (時間及地點暫未決定) 將會討論的要點: □ 理想的地點 □ 場地面積 □ 租金水平 □ 參與人數 如果大家有什麼建議,想到什麼等等, 請通知我,我會立即記錄下來, 歡迎大家討論。

719備忘錄

(阿海 19 JULY 2010) 最終的目標主要是三個: 1.知名創作團隊 - 以創作為一種職業,養活所有人 2.教學團隊   - 集多個技能,在香港中小學推廣不同的興趣、活動 3.工作坊    - 以多方的興趣作招來,吸引更多的人參與,互相學習、玩樂 做到1就可以同時做到2和3 因為要到達1這個領域需要投放更多資源(時間、心血、資金等),所以會有一定難度 2就需要一定知名度才有可能得到學校或團體的邀請,在坊間有不少類似團體,這個可能會有一定競爭(單說我自己的朋友,已經有一個人是開公司在接單在學校教通識) 相較之下3會是易做到,因為只要有一定知名度、定期有活動,要維持穩定的收入應該不算太難 當然,3個並沒抵觸,甚至可以以3作為起點,向2及1邁進,但最主要都是要看各人意願 一條龍服務方面 那我就不會建議走同樣的路線 因為當全部人都是做同一樣的東西時... 最後大部份都會步向惡性循環 - 「價低者得」 你可能會說,我們可以較其他人有更多的服務、更新鮮、更有創意 但在香港,我不敢說將來一直都是這樣, 但最起碼近年「價格」是最優先考慮的 「創意」還是排在很後的地方 如果是有興趣發展,倒不如專一做一件事,做出名氣更而可以吸引到一班人支持 有style就會有一班忠實支持者, 但同時亦會出現一班不管你做什麼都不認同的人 這是雙方向的 但有style,有定位,在市場上一定會較具吸引力就是必然的 發展方向: 開Workshop → 各自做自己的事 → 從各人的本領中找一項可長遠發展的技能 → 學習、強化該技能 → 嘗試開興趣小班 / 嘗試合作, 比賽及市場推廣 → 擴大興趣班/增加其他技能........ 問題就是如何促使第三項的形成 以我個人來說... 我會頗期望在「各自做自己的事」時大家會對其他人做的時亦感興趣,然後在眾多人的興趣中,找一個共同認為有發展潛力的技能,共同學習、強化,希望藉以形成一個持有業餘/半專業技術的團隊,作為日後把團隊推向社會的賣點 我覺得開始的時候最主要要想的是「如何促使共同合作」 其次是「如何使工坊達至收支平衡,無需再額外投入資金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