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麻地歷史

 

油麻地

在明代,“鶴佬”村民已在油麻地的村落定居。

 

早期,油麻地又名“麻球”,在當時官方的文件中,油麻地和相鄰的馬地經常同時出現,因此估計馬地可能是油麻地區的一條小村落。

 

一八六一

1861年,英國正式接管九龍半島及昂船洲後,將尖沙咀的居民遷徙至油麻地天后廟一帶。天后廟約在1820年建成,後來在1870年重建。當時,天后廟是由“油麻地圖街三年值理”所管理。當局並在廟前開闢俗稱為“榕樹頭”的廣場,並在旁邊的街市街上興建一座街市,又在另一端開闢一條公眾四方街(1980年代改名為眾坊街)。此外,天后廟前還開闢了一條廟街(又名廟前街)1860年代末,當局在廣場前興建一所差館(警署),並在旁邊闢建一條大道 - 差館街(1909年,易名為上海街)1922年,差館遷往廣東道與眾坊街交界,原來的建築物在1924年改作為九龍法庭及裁判署。

 

一八六七

1867年,港府實施賭博合法化後,一間領牌的賭館便在油麻地開辦。自1871年,賭博合法化條例取消後,該賭館被迫關閉,但在1873年卻私自復開,當局視若無睹,引致大量港島居民乘渡輪前往這全港九唯一的賭館。當時的油麻地渡輪碼頭位於眾坊街。

 

一八七O

1870年代,油麻地有一間白油(豉油)廠,位置可能在現屬旺角的鼓油街,港督軒尼詩亦曾前往參觀。該廠出產各類醬油,其中生產的茄醬供應予一間英國名牌公司,茄醬運往英國包裝後,行銷世界各地。

 

一八七九

1879年,娼妓再度合法化,不少妓寨連同配套的茶樓酒館在油麻地開設。1884年,憲報曾刊載在油麻地差館街開設了多間無牌妓寨。到了1910年代,妓寨集中在白加士街(以曾任英駐廣州領事巴夏禮的姓氏命名)、廟街與吳松街一帶,形成與塘西風月互相輝映的“蔴埭花園”。

 

一八八五

1885年,政府在差館街(上海街)前進行填海,新海旁街道為新填地街,又名填海街,海旁街,懲戒街(因有不少囚犯參與填海工程),並開始將差館街延長至旺角區;差館街分為差館北街及差館南街,而差館北街又名油麻地蘇杭街。同時,當局將位於現甘肅街、彌敦道、白加士街及佐敦道之間一個沼澤海灣填平,在新填地上開闢了多條街道,包括第一街(甘肅街)、第二街(北海街), 第三街(西貢街)、第四街(寧波街)、第五街(南京街)及第六街(佐敦道,佐敦為一政府醫官),甘肅街及佐敦道等名稱,是於1909年改訂的。此外,還延長廟街(這一段又名廟南街,原來伸延至窩打老道的一段則名為廟北街),以及堅尼地街(吳松街)

 

一八九一

1891年,油麻地的食水主要依靠位於窩打老道與彌敦道之間山崗上的大水井,以及附近多個小水井。1895年,當局在大水井一帶建成小型貯水塘。1897,在油麻地建成稱為泵水站的油麻地抽水廠,並建水管駁往九龍各處。1897年,油麻地開始有自來水喉。

 

一八九六

1896年,政府將原來設有臨衝砲台的官涌山夷平,夷平的土地部份於1941年闢為佐治五世公園。在官涌山對面的炮台街、佐敦道與上海街交界的煤氣廠,在1950年代末改建為數座住宅大廈,其中包括統一大廈。在煤氣廠旁是一間玻璃廠。1925年,官涌街市落成。

 

一九OO

1900年,數艘長發行經營的長行小輪,往來上環北江碼頭與油麻地皇家碼頭之間。另有一條航線由上環往油麻地雜檔。當時,不少雜檔(販檔)開設於油麻地地新填地街街市外。同時,油麻地有許多曬紅莨、雲紗、紡網竹布的地方。在上海街以西有一座角麟山石礦場。

 

1900年,在窩打老道與碧街交界有一薰洗局(又名機器洗衣局,洗衣街以它命名),現為廣華醫院的一部份。薰洗局的對面是潔淨局(市政局)的馬房。

 

1900年,油麻地再進行填海,將原來只位於尖沙咀的麥當奴道(廣東道),以及位於油麻地的差館街,逐漸延伸至深水埔。同時,將新填地街擴闊至五十呎。到了1908年,已填土地已有三十多萬方呎,新海旁道為渡船街。

 

 

一九O二

1902年,位於羅便臣道與加士居道(以當時駐港英軍司令命名)的普慶戲院開業,東主是何萼樓及李右泉。在普慶戲院側,是工廠及售賣鐵器雜物區,當中包括大型的利民興國織造廠及藝林銅鐵機器廠。翌年,為開闢加士居道,當局收回與普慶相鄰的多幅官地,並填平一積水池。而與加士居道連接的第六街(佐敦道)亦進行延長工程。

 

一九O

1904,油麻地人煙稠密,棟宇相連,疫症仍在肆虐,當局禁止在第六街(佐敦道)至紅磡鶴園村的南地段,演出街頭戲。同年,這些地段內的尖沙咀區,開始准許華人居住。當時,油麻地的範圍亦包括大部份的望角(旺角)

 

1904年,在油麻地望角的利商公司,用機製“吧哂煙”(香煙),並公開招股。

 

一九O

1905年,油麻區只有一具No. 10的電話。這區店鋪所經營的行業有杉雜木料、淘金砂店、補爐廠、鑄鐵廠、礦務、磚瓦英泥、壽板(棺木)店、木夾萬行、首飾鐘錶行、蘇杭布疋雜貨、神香店、鹹魚店、內外科醫生、荷蘭水(汽水),以及酒樓茶居等。而在這區開設的酒樓茶居包括位於廟街的杏香樓、差館南街的杏花村酒樓及富泉茶居、新填地街的天一酒樓及福心茶居等。

 

1905年,政府開始夷平普慶戲院至永星里的兩座山崗,以連接羅便臣道(彌敦道)與加富道(亦為彌敦道)。當時,輿論認為只需夷平二十呎,便足以讓馬車及人力車行駛,但港督彌敦堅持要夷平一百呎。此外,政府亦開始延長薰洗局所在的窩打老道。

 

一九O

1908年,堪富利士資產有限公司出租八千多呎的油麻地土地,供貯放煤炭及木料。而堪富利士煤倉,則位於廣東道。

 

1908年,位於天后廟右邊的油麻地五約公立醫局落成。

 

一九O

1909年,政府二讀在大角咀、望角咀及油麻地海灘底(海床)建築避風塘法例。油麻地避風塘的工程早於190892日展開,19151016日竣工,由港督梅軒利主持奠石禮。

 

1909年,在天后廟附近有一所官立英華學堂。1910年,由“油麻地五約”創辦的義學設於天后廟右邊。九龍拔萃女書院則於1913年創辦。

 

一九一O

1910年或以前,東方煙廠殷琴娜有限公司在加冕道(彌敦道)582號、登打士街、通菜街、豉油街及花園街之地段創辦。附近後來亦開闢東方街和1953年闢成的煙廠街;東方街的早期名稱為南景台。

 

1910年,用牛拉的垃圾車有十四輛在九龍行駛。每車需用兩頭牛,牛廠設於油麻地。

 

1910年,往來油麻地與中環的小輪有利生、威安、永楨、華英及威雄。碼頭位於公眾四方街。到了 1919年,九龍四約街坊小輪公司承辦由中環至油麻地的小輪航線。專利費中的五萬元撥了廣華醫院。同時,為籌募醫院的經費,每年端午節均在避風塘壆面蓋搭篷棚,款待嘉賓觀看龍舟競賽,小輪公司亦提供接載渡輪服務。

 

一九一一

1911年,開始興建油麻地天花痘症醫院,醫院可容十六名病人,後來與廣華醫院合併。原廣華醫院由1909年籌款興建,1911109日,由港督盧吉主持開幕禮,而醫院亦負責管理天后廟。

 

一九一九

1919年,廣智戲院在甘肅街開業,它是在油麻地及九龍開設的第二間戲院。1921及約1925年,位於眾坊街的第一(後來名為第一新)影畫戲院及油麻地戲院先後開業。彌敦道的大華及平安戲院則約在19301932年開幕。普慶戲院曾於1927年拆卸重建。1913年,在油麻地戲院旁的果欄開業。

 

1919年起,在油麻地陸續開闢新街道,包括1919年落成的覺士道及覺士徑、

1922年的茂林街、1924年的偉晴街、1932年的官涌街,以及1933年的德興街。

 

一九二O

1920年代初,油麻地的風月場所十分興旺。為方便尋芳客,1925年開辦前往中環,服務至深夜二時十五分的特別小輪。這時的渡海碼頭仍設於眾坊街。同時,有一條由佐敦道碼頭前往昂船洲泳灘的航線。

 

一九二五

1925年,窩打老道至旺角的填海工程完成後,當局將上海街、砵蘭街及加冕道延長。

 

一九二六

1926年,彌敦道與加冕道之間的兩座山崗被夷平,兩條道路從此連接,加冕道易名為彌敦道。

 

一九三三

1933年,佐敦道碼頭改建後,可碇泊較大船隻的汽車小輪開始啟辦。1990年代初,碼頭拆卸後,與鄰近的避風塘一起進行填海,成為西區海底隧道出口的西九龍地段。

 

同年,佐敦道與渡船街的地段名為渡船角。當時,渡船角為九龍倉轄下的棉花倉。貨倉在1960年代初拆卸後,發展成八幢被稱為“八文大廈”的住宅樓宇,其中包括文英及文華樓。

 

一九四五

戰後,在油麻地闢成的新街道,包括1953年的德昌街、煙廠街及1955年的廣鏞街。

 

一九六九

1969年,連接漆咸道與加士居道的行車天橋落成,而由加士居道直達荔枝角的西九龍走廊高架道路工程,則於1977年動工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【木桶理論】

尤利安 最後的遺言

【責任分散效應】